有这么一家公司,从一个快凉透的破产小药厂逆袭成“苗药顶流”什么叫加杠杆炒股,靠着苗药秘方赚得盆满钵满,卖成了“苗药第一股”。
后面变成了一把收割股民们的超级大镰刀——这家公司就是贵州百灵。
你知道吗?
有这么家公司,从一个快凉透的破产小药厂逆袭成“苗药顶流”,靠着苗药秘方赚得盆满钵满,卖成了“苗药第一股”,后面又变成了一把收割股民们的超级大镰刀——这家公司就是贵州百灵。
今年6月30日,贵州百灵总市值72.4亿元,较十年前巅峰时期的400亿元市值,蒸发超过了80%。
这家曾经的"苗药第一股",如今股价只在几元徘徊,将近9万名投资者深陷泥潭。上市公司沦为家族提款机,这场资本游戏的背后,是执掌百灵公司的姜氏家族,步步为营,长达十余年的套现收割。
说到贵州百灵这家公司,许多人不一定了解,但却大多都一定买过这家公司的药。
像大家所熟知的维C银翘片、双羊喉痹通、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品都是贵州百灵生产的。
1996年的时候,年仅35岁的姜伟以1500万元,收购了当时濒临倒闭的安顺制药厂,这是贵州省首例国有企业产权整体转让改制的收购案。
这家成立于1970年的国有药厂,彼时的年营收还不足500万元,却成为姜伟“苗药帝国”的起点。
2003年,贵州百灵的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,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年销售额破亿的苗药品种。
2010年的时候,贵州百灵成功上市,由姜氏家族100%控股公司,其中姜伟持股70.46%,剩下的则由其母亲和弟弟,各持股14.27%。
一般来说,企业上市为了更好的集资,基本都会将股权分散到各个股东手上,很少有完全自家人持股的。
贵州百灵此举,已经带着些“不太正常”的色彩。
果不其然,2013年就开始出现了反常。
姜氏家族的母亲张锦芬,在彼时公司市盈率高达45倍的时候,做出了首度减持,并套现3.7亿元的举动。
随后又在2015年牛市顶点的时候,再次选择清仓套现4.5亿元;2016-2020年通过21次股权质押融资19.5亿元,质押比例最高达98%。
截至到去年,靠着一套股权质押的暗箱操作,和26次的股权质押融资,再加上被动减持、司法拍卖等手段,姜氏家族累计套现了42亿元,这些手段非常隐蔽,却又“看似合理”。
例如,2022年姜勇因债务纠纷被司法拍卖2299.72万股,成交金额1.47亿元;2023年姜伟以5.698元/股协议转让3470万股,较前一日收盘价折价 了30%,套现1.98亿元用于偿债。
一套操作下来,其母亲和弟弟成功“金蝉脱壳”,而持股比例从100%降至姜伟一人17.55%,且全数质押。
这种"质押-减持-再质押"的套现链条,与之前上市的鸿博、有棵树等案例高度相似。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资本市场监管研究中心统计显示,自打2015年以来,A股所发生的恶性套现案中,家族企业的占比高达78%。
再看如今的贵州百灵,股价从一路从三位数暴跌到个位数,市值蒸发数百亿,8.8万股民人均亏损超28万,部分股民甚至账户缩水了70%以上。
公司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,但按照当前《证券法》,对违规减持最高处罚仅1000万元,相比42亿元套现额可谓基本毫无影响。
姜伟家族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提款机,肆意套现,只留下了一地懵逼的股民们。
而这样的资本游戏什么叫加杠杆炒股,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过,以后也会再次换着花样出来收割,说到底还是那句话,入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呐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可查配资实盘公司_实盘10倍杠杆平台_正规的实盘配资平台观点